浅谈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基本要素和原则(分享篇)
发布时间:2021-04-05浏览次数:0
在园林中,植物是构成景观的主要材料。植物景观在城市规划艺术与建筑艺术可以得到充分的体现。植物群落构成的环境,无论是空间变化、时间变化还是色彩变化,都体现在景观变化中,极为丰富。由植物构成的环境,其品质和美学价值可以说是无可比拟的。
翻翻世界园林的历史,不难发现园林是以花木而生的。虽然造园材料在历史的推动下不断丰富和发展,但造园可以无山无水,而不能无植物。
植物群落景观配置(即植物群落造景)是指在满足植物群落生态习性和美学要求的基础上,根据发挥植物群落综合功能的需要,将植物群落中的各种材料进行合理的组合,形成相对稳定的人工栽培群落,形成赏心悦目的园林景观。
在园林设计中,植物作为生态环境的主体和重要景观资源,能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幽美的绿色自然环境,给人以精神上的美感享受。
1.植物群落配置的基本要素。
植物群落景观配置的基本要素包括色彩、大小、形态、线条、纹理、尺度等。依据这些基本元素的特性,植物分别被划分为个体和类群。元素之间从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整体。
此外,要素特征的表述与创作手法、创作原则也有密切关系。根据植物的构成要素特点,运用一定的组织手法(重复、对比、对称、变化等),将植物景观与自然或人工硬质环境相融合,形成具有一定美感,满足一定功能的整体植物景观画面,即随时间和空间动态变化的景观画面。
颜色是植物四大要素特征中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标志之一。色彩能够改变真实物体的三维视觉尺寸,引导人们的视线,增加园林景观的深度。
植株的颜色主要来自花、叶、果、枝、皮,而植物的花、果、叶有季节变化,持续时间短,干皮、枝也有年龄变化,持续时间长。一般而言,植物的花、果、叶是植物配置和造景必须考虑的因素,尤其是花果的瞬时季相变化必须抓住。
植株大小
植物群落尺寸即植物群落在空间上所占面积,是构成植物群落最直接、最现实的空间特征,它直接关系到园林景观空间的占有和分割,也关系到园林景观建设的时效性和经济性问题。植株的大小是决定其特性变化的因素。
植株的形状和形态
植株的外形有更多的美化作用。植物群落能为园林景观带来丰富的自然形态,但也存在着形态协调问题,有些植物群落与其他植物难以搭配,适合单独配置,比如垂柳,这与垂柳比较特殊的形态有关,有些植物群落与其他植物很容易搭配,如大部分松树、草等。
植株的形态要素不仅要协调,而且要有变化,而变化最好采用渐变方式,变化剧烈,除非有足够的空间间隔,否则会造成不协调。
线。
至于几何线的形状,与其说是作为一种植物要素的特征,倒不如说是植物景观配置的组织手法。
线状植物表现出很强的方向性,运动性,所以人们通常采用垂直或水平排列的植物群落来引导人们的视线。曲度让景观更具有自然,柔和,飘逸的效果。
不整齐的直线会使作品显得精力充沛。应该指出,直线在建筑中的应用较多,如路基、人行道、通道等。
2.植物配置的基本原理。
多元化和统一性原则
多元统一也常被称为统调,最伟大的艺术就是将最多的多元变为最高的多元。多样性和统一性是植物景观形式美的基本构成原则。
园林设计中,植物的形态、色彩、线条、纹理和相互结合等都要有变化,以体现差异性,同时又要保持二者的一致性,从而达到统一感,做到统一中求变化,变化中求统一。
对称性和平衡原理
对称性具有规则性,容易获得平衡感和稳定感。对称和平衡的原则是任何创造都不能缺少的。
对称和平衡原则是植物景观配置中景观创造的精髓。给人以整体稳定感和确定景观脉络的有序性,从整体上界定作品结构要求。
反差和协调原理
反差与调和是矛盾的两个因素,运用得当则美,运用失当则成丑。在植物景观中,通过色彩、形态、线条、纹理与体块、构图等的对比,可以产生强烈的视觉效果,从而激发人的审美体验。
节奏和节拍原理
植物在景观设计中经常会产生节奏感,可以避免单调的变化。例如,路旁连续较长的条状花坛,如果没有变化就会让人觉得十分单调,而如果将其图像连续打破,形成大小花坛依次出现的局面,则会给人带来富于变化的视觉节奏感。
比例原理
不同于硬体景观,植物景观配置的相关空间比例不仅需要考虑三维空间关系,还需要考虑三维植物时间变化。
比如,在中小别墅种一些小规格的像香樟大树之类的树,是不合适的,即使香樟树的比例现在还没有太大的问题,但将来会长得更大,会使树体与别墅的空间比例严重失调。
题材和情节原则
题材情节原理并不是植物景观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具有题材情节的作品往往是很好的作品,它往往能给作品增加文化元素,带来更多的趣味和紧凑的结构。
植物群落景观是生机盎然的景观,它可以在城市中增添生气,缓解由于建筑密集而产生的枯燥乏味,就像一片水泥林,将少量硬质景观如铺面、休憩亭、雕塑等构成了城市绿地,成为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可以就近为市民提供休息活动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