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治愈式花园?治愈式花园设计怎么打造?
发布时间:2021-01-27浏览次数:0
时至2021年,新型冠状病毒全球蔓延,世界各地无一幸免。疫情管控期间的特殊时期,部分人群出现了应激反应,并产生焦虑、紧张、或者恐惧乃至绝望等心理问题,影响身心健康。
人们越来越需要一个安放自己身心的心灵花园,“治愈式花园”进入了人们的视线,那么什么是治愈式花园呢?如何打造治愈式花园?
1.治愈式花园与园艺疗法
从生态系统的角度来诠释心理健康,当人们所处的自然环境舒适度越高,心绪会愈平静,神情也会愈安宁。治愈式花园无法直接治愈病症,但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作用:
说到治愈式花园,就不得不提起园艺疗法。园艺疗法(Horticul tural Therapy)即积极运用园艺植物、园艺操作活动的方式,使人通过接触自然环境而疏解压力、复健心灵;以及通过良好的园林绿地环境,调节大脑皮层状态,改善人们的身心健康,维持和增进健康,提高生活品质。
随着医疗科技的进步以及民众整体的健康观念提升,其应用范围也已由最初的医疗户外空间扩展至非医疗领域空间,目前,在国外治愈式花园的应用十分广泛,出现在学校、医院、疗养院、养老院、监狱、景区、居住区等公共空间。
2.治愈式花园设计特点
A.自然生态
自然因素是治愈式花园的主要组成部分。治愈式花园通过整合和搭配各种自然元素构建无限贴近自然环境的景观空间,通过借助自然的力量,激发使用者的正向情感,消除身心障碍。
B.多感官体验
治愈式花园需要通过一定的色彩、白噪音、植物的芳香,宜人的质感正向刺激使用者的感官。
C.多种互动参与方式
在场地中融入游戏性质的互动能够肯定人在环境中的影响力和主动性,强化人对场地的控制感,重拾自信;同时,通过交流、园艺活动、艺术创作、多媒体智能化技术介入等方式,使使用者从自身不良状态中抽离出来,分散对身心不适的注意力。
D.人性化设计
充分考虑无障碍设计。高差处理上应结合台阶设置无障碍坡道;花园、庭院建议铺设有助于平衡康复治疗练习的石子路;为方便视障人士行走,在设计中还应安排盲文标注扶手。细节化的处理提升了整个场所的温度感和安全性,为使用者提供一个更加舒适、便捷的景观空间。
3.注重精神感知的治愈式花园设计方法
在某一环境中,参与认知的感官越多,信息量越大越全面,参与感也就越强烈;而当人长时间缺乏感知刺激时,则会出现焦虑、不安等多种负面情绪。因此,在治愈式花园的设计当中应当充分调动人的感官系统。
3.1视觉偏好
人通过视觉获得的外界信息量最大,因此在进行治愈式花园设计时,要着重迎合使用者视觉偏好。
A、色彩:
△色彩如何不动声色的影响我们的情绪
治愈式花园的色彩组织主要通过植物、小品等呈现,不同使用需求的治愈式花园其色彩偏向也有不同。
B、造型:
△利落线条勾勒的冥想空间,纯粹、沉稳
△曲线元素的小品,自由、活泼
纯几何元素的治愈式花园,纯粹、稳重,但难有张力,多应用于极易形成安静的或极具精神象征的治愈式花园,营造肃穆、治愈的氛围;曲线元素的治愈式花园自由、活泼、富有生命感,是对自然最形象的表达,寓意完美、永恒、无限。
治愈景观设计中应当避免折线和片状物体的存在,这类形态具有极强的排他感、紧张感,会加重患者焦虑症状,带来烦躁不安的情绪。
3.2空间组织
五感刺激时治愈式花园的重要特征之一,而五感交织形成纽带,有无相通,彼此相生,利用 “视觉+某种或者多种感官” 的方式与使用者产生更丰富的感知连接,感官的刺激可以 “诱发” 使用者对于自然、美好事物的联想。
△引入水元素,实现听觉、视觉、触觉联动,同时,增湿降温,营造良好的小气候
3.3意向的表达
景观中经常使用一些具有意向化或者内涵的图形、符号把人的思维引导向更高的层面。这样符号化的表达为景观艺术注入精神内涵,链接着使用者的主观意识,达到使用者心理认知与场所精神互通的状态。
3.4互动设计的介入
互动式治愈景观即通过人与景观的互动,强化人与自然、环境的深层次互动,主动参与转换了人与自然的主客关系,使使用者获得了满足感和信心,同时增加了整个场地的趣味性。
A、可食地景:
园艺疗法,给予人们接触泥土、培育生命、了解成长的过程;社交上增加了人与人互动的机会,缓解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
现阶段,将可食地景与居住区景观、园艺疗养结合的方式已经在上海多个社区得到了实践。景观设计师需要结合这些作物的植株高度、叶子的大小和色彩、生长密度和空间位置等要素进行立体化的设计;社区居民则可对社区绿地内的可食地景,进行认养种植、维护、自发管理,聚人气,享收获,使居民在城市中享受到农作、园艺的快乐。
B、艺术创作
艺术提供了人类非语言表达的机会,它相对于语言更易表达情感,更有利于情绪的释放。
在治愈式花园中可以通过使用者与艺术作品的知觉互动或在景观中为使用者提供主动参与艺术创作机会两种方式实现精神治愈与艺术创作的结合。
4.治愈式花园的植物选择
治愈式花园的植物景观需要同时满足安全性、功能性的两方面需求。
A、安全性
在植物配置景观设计中,应避免选择:
a.有毒、有刺植物,例如紫叶小檗、黄刺玫、夹竹桃等;
b.扬花落果植物,例如雌株毛白杨、悬铃木、雌株银杏等;
c.易引发过敏、呼吸道不适的植物,例如珍珠梅、菊科蒿属植物等。
B、功能性
a.杀菌滞尘
植物滞尘、降噪能力的大小和树叶的大小、枝叶的疏密、树叶表面的粗糙程度等因素有关。降噪、防尘效果较好的树种有构树、桑树、广玉兰、刺槐、槐树、朴树、悬铃木、女贞、臭椿、榆树、毛白杨等。松柏类植物能够分泌杀菌素,同时具有滞尘、降噪、杀菌的能力。
b.芳香治愈
芳香类植物挥发物中含有的醇、酮、酯、醚等芳香化合物,而散发出怡人的香气。芳香化合物作用于大脑皮层,产生刺激,起到缓解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的作用。其中酚类物质活性较强,往往具有杀菌效果。
芳香植物按照释放气味部位的不同,可分为香花植物、香草植物、香果植物、香木植物。香花植物最为常见,如玫瑰、月季、茉莉、薰衣草等;香草植物往往全株或地上部分均有芳香气味,如薄荷、罗勒、迷迭香等;香果植物果实带有芳香气味,如柑橘科大部分植物、甜瓜等;香木类植物的茎干能够散发香气,如松树、香樟等。
c.栽培园艺
有栽培需求的治愈式花园应按照当地的气候、立地的水土条件选择易于养护的本土植物品种。搭配时应注意植株高度、种植方式的搭配,使其生长期互补,季相、层次丰富。
人们越来越需要一个安放自己身心的心灵花园,“治愈式花园”进入了人们的视线,那么什么是治愈式花园呢?如何打造治愈式花园?
从生态系统的角度来诠释心理健康,当人们所处的自然环境舒适度越高,心绪会愈平静,神情也会愈安宁。治愈式花园无法直接治愈病症,但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作用:
说到治愈式花园,就不得不提起园艺疗法。园艺疗法(Horticul tural Therapy)即积极运用园艺植物、园艺操作活动的方式,使人通过接触自然环境而疏解压力、复健心灵;以及通过良好的园林绿地环境,调节大脑皮层状态,改善人们的身心健康,维持和增进健康,提高生活品质。
随着医疗科技的进步以及民众整体的健康观念提升,其应用范围也已由最初的医疗户外空间扩展至非医疗领域空间,目前,在国外治愈式花园的应用十分广泛,出现在学校、医院、疗养院、养老院、监狱、景区、居住区等公共空间。
2.治愈式花园设计特点
A.自然生态
自然因素是治愈式花园的主要组成部分。治愈式花园通过整合和搭配各种自然元素构建无限贴近自然环境的景观空间,通过借助自然的力量,激发使用者的正向情感,消除身心障碍。
B.多感官体验
治愈式花园需要通过一定的色彩、白噪音、植物的芳香,宜人的质感正向刺激使用者的感官。
C.多种互动参与方式
在场地中融入游戏性质的互动能够肯定人在环境中的影响力和主动性,强化人对场地的控制感,重拾自信;同时,通过交流、园艺活动、艺术创作、多媒体智能化技术介入等方式,使使用者从自身不良状态中抽离出来,分散对身心不适的注意力。
D.人性化设计
充分考虑无障碍设计。高差处理上应结合台阶设置无障碍坡道;花园、庭院建议铺设有助于平衡康复治疗练习的石子路;为方便视障人士行走,在设计中还应安排盲文标注扶手。细节化的处理提升了整个场所的温度感和安全性,为使用者提供一个更加舒适、便捷的景观空间。
3.注重精神感知的治愈式花园设计方法
在某一环境中,参与认知的感官越多,信息量越大越全面,参与感也就越强烈;而当人长时间缺乏感知刺激时,则会出现焦虑、不安等多种负面情绪。因此,在治愈式花园的设计当中应当充分调动人的感官系统。
3.1视觉偏好
人通过视觉获得的外界信息量最大,因此在进行治愈式花园设计时,要着重迎合使用者视觉偏好。
A、色彩:
△色彩如何不动声色的影响我们的情绪
治愈式花园的色彩组织主要通过植物、小品等呈现,不同使用需求的治愈式花园其色彩偏向也有不同。
B、造型:
△利落线条勾勒的冥想空间,纯粹、沉稳
△曲线元素的小品,自由、活泼
纯几何元素的治愈式花园,纯粹、稳重,但难有张力,多应用于极易形成安静的或极具精神象征的治愈式花园,营造肃穆、治愈的氛围;曲线元素的治愈式花园自由、活泼、富有生命感,是对自然最形象的表达,寓意完美、永恒、无限。
治愈景观设计中应当避免折线和片状物体的存在,这类形态具有极强的排他感、紧张感,会加重患者焦虑症状,带来烦躁不安的情绪。
3.2空间组织
五感刺激时治愈式花园的重要特征之一,而五感交织形成纽带,有无相通,彼此相生,利用 “视觉+某种或者多种感官” 的方式与使用者产生更丰富的感知连接,感官的刺激可以 “诱发” 使用者对于自然、美好事物的联想。
△引入水元素,实现听觉、视觉、触觉联动,同时,增湿降温,营造良好的小气候
3.3意向的表达
景观中经常使用一些具有意向化或者内涵的图形、符号把人的思维引导向更高的层面。这样符号化的表达为景观艺术注入精神内涵,链接着使用者的主观意识,达到使用者心理认知与场所精神互通的状态。
3.4互动设计的介入
互动式治愈景观即通过人与景观的互动,强化人与自然、环境的深层次互动,主动参与转换了人与自然的主客关系,使使用者获得了满足感和信心,同时增加了整个场地的趣味性。
A、可食地景:
园艺疗法,给予人们接触泥土、培育生命、了解成长的过程;社交上增加了人与人互动的机会,缓解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
现阶段,将可食地景与居住区景观、园艺疗养结合的方式已经在上海多个社区得到了实践。景观设计师需要结合这些作物的植株高度、叶子的大小和色彩、生长密度和空间位置等要素进行立体化的设计;社区居民则可对社区绿地内的可食地景,进行认养种植、维护、自发管理,聚人气,享收获,使居民在城市中享受到农作、园艺的快乐。
B、艺术创作
艺术提供了人类非语言表达的机会,它相对于语言更易表达情感,更有利于情绪的释放。
在治愈式花园中可以通过使用者与艺术作品的知觉互动或在景观中为使用者提供主动参与艺术创作机会两种方式实现精神治愈与艺术创作的结合。
4.治愈式花园的植物选择
治愈式花园的植物景观需要同时满足安全性、功能性的两方面需求。
A、安全性
在植物配置景观设计中,应避免选择:
a.有毒、有刺植物,例如紫叶小檗、黄刺玫、夹竹桃等;
b.扬花落果植物,例如雌株毛白杨、悬铃木、雌株银杏等;
c.易引发过敏、呼吸道不适的植物,例如珍珠梅、菊科蒿属植物等。
B、功能性
a.杀菌滞尘
植物滞尘、降噪能力的大小和树叶的大小、枝叶的疏密、树叶表面的粗糙程度等因素有关。降噪、防尘效果较好的树种有构树、桑树、广玉兰、刺槐、槐树、朴树、悬铃木、女贞、臭椿、榆树、毛白杨等。松柏类植物能够分泌杀菌素,同时具有滞尘、降噪、杀菌的能力。
b.芳香治愈
芳香类植物挥发物中含有的醇、酮、酯、醚等芳香化合物,而散发出怡人的香气。芳香化合物作用于大脑皮层,产生刺激,起到缓解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的作用。其中酚类物质活性较强,往往具有杀菌效果。
芳香植物按照释放气味部位的不同,可分为香花植物、香草植物、香果植物、香木植物。香花植物最为常见,如玫瑰、月季、茉莉、薰衣草等;香草植物往往全株或地上部分均有芳香气味,如薄荷、罗勒、迷迭香等;香果植物果实带有芳香气味,如柑橘科大部分植物、甜瓜等;香木类植物的茎干能够散发香气,如松树、香樟等。
c.栽培园艺
有栽培需求的治愈式花园应按照当地的气候、立地的水土条件选择易于养护的本土植物品种。搭配时应注意植株高度、种植方式的搭配,使其生长期互补,季相、层次丰富。